美国还能“扛多久”?

中金公司认为,经测算,前期"抢进口"补库可支撑至四季度。16-17%有效税率或推高CPI同比1个百分点,但受补库、低油价缓解,压力延缓至三季度末。消费可支撑到年底,投资支撑到三季度,地产持续磨底。需在四季度前关税、减税、降息中看到进展,否则市场将重新计入关税影响预期。
4月至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经历了一系列“戏剧性”变化,对华“对等关税”从4月2日宣布加征的34%,逐步加码至“非理性”的125%,再降至中美会谈后甚至比预期更低的10%(《中美关税“降级”的资产含义》)。市场也是如此,从关税宣布后的大跌到目前已经完全修复失地,就好像关税带来的影响“从没发生过一样”。
图表:美国对中国本轮关税由145%降至30%,另外24%暂缓90天执行
点击图片看原图
资料来源:PIIE,中金公司研究部
关税政策如同“儿戏”般的变化,固然有特朗普自身执政风格的鲜明烙印,但也有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约束,因为如此高的关税对中美而言都是无法长期承受的。因此,关税从一个几乎等于“贸易禁运”的非理性水平降至一个“可贸易可谈判”的水平,虽然在时点和幅度上是无法预知的偶然,但几乎也是现实的必然,否则美国通胀、经济和金融市场都会面临很大压力,4月中下旬“股债汇三杀”就是市场的预演(《上次“股债汇三杀”发生了什么?》)。
图表:“对等关税”以来,美国4月中下旬出现股债汇“三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