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鏡文 全攻略】語譯、主旨分析 + 2017 DSE文言文問答【懶人包】
全鏡文 DSE全鏡文 全攻略
學博小編為大家提供 2017中文卷一的文言文考材 俞長城《全鏡文》全文語譯、重點文言字詞以及文章重點分析包括:內容大要、主旨、DSE問題答案。
全鏡文 DSE語譯全鏡文 原文 第一段無心公首蓬而面垢,客過之,視而笑。無心公疑之,窺鏡而觀,則傫然者,非人狀也。怒甚,執鏡而將毀焉。數之曰「上古之世,美者自美,惡者自惡。予美予惡,汝何與焉! 自汝之立,美惡始分。獨處則匿,相形則爭。人之不靖,職汝之因。我將毀汝之鑿,而全我之真,庶其宙乎!」
全鏡文 語譯 第一段無心公頭髮蓬鬆,滿面污垢。有人客來探訪他,一見到他的樣子,就嘲笑起來。無心公感到疑惑,走到鏡子前看,見到自己的樣貌,頹喪得不似人形。無心公氣憤難當,拿起鏡子,要把它毀掉,並指罵它說:「上古時候,長得好看的,自然會是好看;長得難看的,自然會是難看。我長得美、長得醜,你為甚麼要干涉(我)?自從有了你(鏡子)之後,美醜就開始區分出來了。一個人的時候,根本就看不到自己的美醜,(但有了鏡子後)相貌就有美醜的分別了。人們從此永無寧日,都是因為你出現的緣故。我一定要毀掉你不再讓你穿鑿附會,來保全我原本的真貌,這樣就可以回復到上古的時候了!」
全鏡文 原文 第二段言未訖,有神自鏡中躍出答之曰:「嘻!子何見之謬也!夫美者爾美,非予能於爾乎美也;惡者爾惡,非予能於爾乎惡也。予告爾以美惡,爾乃增其美而飾其惡。予非欺爾也,予實助爾,予何咎焉!是故予之為物,有是非,無毀譽;有善否,無愛憎。因其來而應以往,斯已矣。夫美惡之所以分,寧獨予乎?鑒於水者,見其容也;鑒於火者,見其影也。水清故靈,火明故照,既清且明,予實備之。爾雖毀予,能竭天下之水,而熄天下之火乎?是故堯、舜、禹、湯,君之鏡也;稷、契、伊、周,臣之鏡也;孔、孟、程、朱,士之鏡也。爾將毀我,何異秦皇之焚書以愚百姓乎?爾無怒,姑理爾首,滌爾面,而予猶惡爾,則予之毀也無恨。」
全鏡文 語譯 第二段話還沒結束,有神仙從鏡子裏跳出來,回答他說:「嘿!你的觀點多麼荒謬啊!俊美的這樣俊美,並不是我有能力令你俊美;醜陋的這樣醜陋,不是我有能力令你醜陋。我告訴你甚麼是美醜,你才能把好看的地方,增加美態;把難看的地方,修飾變好。我不是欺騙你,其實是幫助你,我有甚麼過錯呢?因此我作為鏡子的原則,只是辨別是非,不會作出詆譭和讚賞;只是辨別美好和醜惡,不會表示愛慕和憎恨。由於人來到我面前對照,我才作回應反映,如此而已。何況能夠區分美醜的東西,難道只得我一個嗎?在水面照看,也能見到容貌;拿火光照見,也能看到身影。水,因為清澈,所以能夠驗證;火,因為明亮,所以能夠通明。清澈明亮的性質,我都兼備。你雖然可以毀掉了我,但是有否能力弄乾天下所有的水,熄滅天下所有的火呢?因此,堯、舜、禹、湯,是皇帝的鏡子;稷、契、伊、周,是臣子的鏡子;孔、孟、程、朱,是讀書人的鏡子。你毀掉我,和秦始皇焚書來愚弄老百姓有甚麼分別呢?你首先息怒,暫且梳理你的頭髮,洗乾淨你的面頰;而我還是照得你醜陋的話,你再毀掉我,我也沒有怨言了。」
全鏡文 原文 第三段無心公悔悟,於是理其首,滌其面,窺鏡而觀,天下美丈夫不過也。遂揖客而謝,鏡乃得全。是故鏡能美人惡人,而人不敢怒,自無心公始。
全鏡文 語譯 第三段無心公省悟過來。於是梳理頭髮,洗乾淨面,再拿鏡子一看,(這副面孔)稱為天下的美男子,也不為過分啊!(無心公)因而向人客道謝,鏡子亦因而得以保全。因此,鏡子能照見人的美醜,而人又不敢遷怒於鏡,就是由無心公開始的。
全鏡文 重點文言字詞註解首蓬:頭髮散亂。蓬,散亂的樣子。
面垢:滿面污垢。
過:探訪。
疑:疑惑。
窺:望、看。
傫然:頹喪的樣子。傫,粤音雷。
數:責備,粤音嫂。
與:干預、干涉,粤音預。
匿:隱藏,意指根本不必理會美醜。
相形則爭:互相比較就會有高低之分。相形,互相比較。
不靖:不安定。
職:就是、只是。
鑿:穿鑿、任意附會。
庶:希望。
宙:洪荒之時。意思是指回到原始的時代,大家相安無事。
訖:結束、完結。
夫美者爾美:俊美的這樣俊美。夫,句首助詞,無義,粤音扶。爾,代詞,這樣,和下文的「爾」解作你不同。
爾:你。
惡:醜陋。
增其美而飾其惡:增加美態,修飾醜陋的地方。飾,修飾。
咎:過失、過錯。
毀譽:詆毀和讚賞。
善否:美好和醜惡。善,美好。否,邪惡,粤音鄙。
愛憎:愛慕和憎恨。
因其來而應以往:意指因為人們來到我面前我才反映他的面貌。
斯已矣:如此罷了。斯,如此、這樣。
寧:豈、難道。
鑒:照。
水清故靈:水因為清澈,因此能驗證。故,因此、所以。靈,驗證。
照:通明。
備:兼備。
竭:令其枯竭、取盡。
堯、舜、禹、湯:唐堯、虞舜、夏禹、商湯(成湯),古代四大賢君。
稷、契、伊、周:稷,后稷,姓姬,名棄,周的始祖,堯舜時代的賢臣,主管農業事務。契,唐堯的異母弟,商的始祖;夏禹時的賢臣,掌管教育工作。伊,伊尹,商朝名相,助湯建立商朝。周,周公旦,周武王姬發之弟,為周朝建立禮樂制度,一生盡力輔助成王。以上四人為古代名臣。
孔、孟、程、朱:孔,孔子。孟,孟子。程,程顥、程頤兄弟。朱,朱熹。以上俱是古代知名的讀書人。
滌:洗,粤音敵。
揖:拱手行禮。
成:變成。
彰:顯露。
己:原版作「已」,應是己之誤。
全鏡文 主旨文章通過記述無心公因蓬頭垢面而被客人取笑,便遷怒於鏡子,認為鏡子分辨美醜,造成人與人的相爭。
鏡神加以駁斥:先說明鏡子映照客觀面貌的作用,再舉水、火為例,說明世上可映照出美醜的東西很多,即使毀掉鏡子,無心公仍無法掩飾其醜;
鏡神再以「秦皇焚書」作喻,說明毀鏡無濟於事,藉此諷刺諉過於人、自欺欺人的行為。
全鏡文 DSE問答2017 DSE中文卷一答案 (文言文部分)
2017 Q14問題(i) 客過之
(ii) 無心公疑之
(iii) 言未訖
(iv) 予告爾以美惡
(v) 水清故靈
答案(i) 拜訪
(ii) 疑惑
(iii) 結束
(iv) 你
(v) 因此
顯示答案
2017 Q15問題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 (3分)
子何見之謬也!
答案你的觀點多麼荒謬啊!
顯示答案
2017 Q16問題無心公為什麼要毀鏡?(2分)
A. 受到客人嘲笑,氣憤難當。
B. 自覺樣貌醜陋,無地自容。
C. 鏡子分辨美醜,造成相爭
D. 鏡子歪曲真貌,欺瞒人
答案C
顯示答案
2017 Q17問題魏神認為鏡子有什麼用處?(2分)
A. 掩飾醜態
B. 看清面貌
C. 辨別愛惜
D. 照明引路
答案B
顯示答案
2017 Q18問題是故先,奔,击,湯,君之鏡也;養、契,伊,周,臣之鏡也;孔,孟,程、 朱,士之鏡也,(第2段)
(i) 引文中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2分)
(1) 正反對比
(2) 借古諷今
(3) 引用典故
(4) 善用排比
A: (1)、(2)
B. (3)、(4)
C. (1)、(2)、 (4)
D. (2)、(3)、(4)
(ii) 根據文意,引文中的「鏡」是什麼意思?(2分)
答案(i) B
(ii) 典範/仿傚對象/學習對象
顯示答案
2017 Q19問題鏡神以「秦皇焚書」一例,說明什麼道理?試略加說明 · (4 分)
答案天下間具有鏡子作用的東西多的是,即使毀鏡,尚有其他事物映照容貌,毀之不盡,無心公的蓬頭垢面仍會被映照出來。他毀鏡的行為,不過像秦始皇焚書,書燒之不盡,根本無法達到愚民的效果,一樣徒勞無功。
顯示答案
2017 Q20問題試根據文意,判断以下陳述 · (4分)
(i) 競神以水及火為例,說明既清且明是鏡子必須具備的條件
(ii) 最後鏡子得以保全,是因為無心必明白人的美貌取法 於自己而不在鏡子
答案(i) 錯誤
(ii) 正確
顯示答案
2017 Q21問題鏡之工列十號於資查,發态而視,其一酸如,其九幕如* 或曰:「良苦之不 伴甚矣!」工解謝曰:「非不能盡良也。蓋貴之意,唯售是念·今來市者, 必歷暨周睞,求與己宜 – 技啦者不能應芒秒之城:非美容不合,是用什-其 數也。」予武之作《昏线词》
劉禹錫《昏鏡詞引 》
引文中的鏡匠為符合買鏡者的心意,所製造的鏡于九地朦朧而只有一塊清晰,引 文及《全鏡文》均藉與鏡子有關的故事作刺,兩文所規刺的人是否有共通之處? 試略加說明 (4分)
答案兩文諷刺的人是自欺欺人,不願意接受現實。引文中的工匠要製朦朧的鏡子,是因為清晰的沒人買,因為清晰的鏡子把人的瑕疵照出來。如《全鏡文》諷刺人只會遷怒於鏡子,認為鏡子把自己的醜照出來,問題不在自己。兩者同樣不願認清自己的問題。
顯示答案
如果大家有什麼補習問題,如私人補習、網上補習好唔好,歡迎你可以隨時再跟我多交流一下,可以Follow 「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 Facebook page同IG得到更多補習課程資訊,亦都可以上我們的補習網頁了解更多!
其他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全攻略2012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韓非子 五蠹
2013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呂氏春秋 士節
2014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史記 孔子世家
2015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杜環小傳
2016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吾廬記
2017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全鏡文
2018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命解
2019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海鷗
2020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試筆說
2021 DSE 中文卷一 文言文考材 說苑 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