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国对华科技战为何被认为并未奏效

在无法获得美国芯片的情况下,中国转而采纳完全由中国大陆公司设计和制造的芯片,这些公司包括华为、寒武纪、长鑫存储和中芯国际。
华为最新的升腾(Ascend) 910C人工智能芯片的单芯算力虽然仅为辉达最新芯片的三分之一,但该公司CloudMatrix 384 AI超级计算机中集成的该芯片数量是辉达的五倍。在每台CloudMatrix计算机原始算力以及至关重要的内存容量方面,华为已经超越了辉达。
研究过华为新型AI超级计算机的SemiAnalysis分析师Doug O’Laughlin表示,尽管CloudMatrix 384耗电量是辉达产品的四倍,但中国在能源生产方面拥有巨大优势。他补充说:“过去10年,中国已经在增加能源产量,并且牢牢掌握了可以确保持续增产的完整供应链。”
为华为生产处理器的中芯国际目前是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尽管该公司使用的是美国实施出口禁令前的老一代技术,但仍在高质量芯片制造方面取得了创新。
华盛顿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的中国问题分析师Bryan Burack表示,对AI等技术的出口管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因为美国正处于一场新冷战之中。
特朗普的第一任期
据业内人士透露,华盛顿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担忧由来已久,但遏制中国发展的行动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真正全面提速的。
2018年,时任商务部长罗斯以国家安全为由,切断了中国电信设备公司中兴通讯获得美国微芯片等技术的管道。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Dan Wang说:“美国政府此举一下子就向中国政府和中国科技公司表明,它有能力随心所欲地重创中国的科技领军企业。”
随后,美国针对微芯片和软件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尤其针对中国智能手机和通信设备巨头华为。硅谷天使投资人、中国科技分析师Rui Ma说,当时就连中国科技公司也不愿购买中国大陆生产的芯片,因为不如在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生产的美国设计芯片。别无选择之下,中国科技公司被迫采购本土产品。
中国科技公司和中国政府的巨额投资随之而来。中国的芯片技术越进步,美国就越想拖住中国前进的步伐,包括禁止向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和材料。
曾在美国超威(AMD)担任高管长达11年的半导体行业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本土芯片制造生态系统能与美国及其盟友所能整合的资源相提并论,但认为中国远远落后或者将永远落后的看法是与历史经验相悖的。
“我在科技行业干了30年,听过很多‘哦,中国搞不定这’的说法。”Moorhead表示:“现在我觉得他们‘能搞定’只是时间问题。”他称,从长远来看,中国可能有能力在本土采购所需的全部资源,以匹敌甚至超越像台湾的台积电和美国的英特尔等公司。
为什么中国可以?
专家指出,中国拥有其他所有与美国打过贸易战的国家都不曾掌握的独特综合优势。
中国庞大的人口训练有素,从技术娴熟的工厂工人到工程师都是如此。黄仁勋已多次表示,全球一半的AI工程师在中国。英伟达最近亦因在上海新建研发中心而受到美国参议员抨击。
中国还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可以在本土孵化企业,然后再让它们走向全球。而且,虽然中国在许多原材料和特殊商品上依赖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但中国领导层为实现自主可控所做的有组织、高投入且不间断的努力,意味着对外部的依赖性正在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自己生产各种所需物品的比例越来越高,从微小的芯片组件到庞大的货船无不如此。
Dan Wang表示,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美国本应允许其芯片和软件巨头继续主导中国国内市场。但考虑到多年前启动的出口管制,这一情境已不可能实现,唯一合乎逻辑的前路或许就是维持这些管制,甚至可能进一步收紧。
“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不是次优方案,而是第七优的方案。” Dan Wang说:“与中国公司重建信任肯定已是毫无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