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古代美人“戴口罩”,终于明白遮比露更高级!

抛开防疫不谈,轻盈柔软的面纱确实美过千篇一律的口罩, 在东方代表神秘,在西方代表优雅,千百年来述说着女性之美。
「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轻纱之下,肤如凝脂,半遮半掩的面容,引得旁人一探究竟,此为明艳。
如果你喜欢《仙剑奇侠传三》,
一定记得这位紫衣姑娘。
唐嫣的紫色面纱仙气十足,
也是坚守爱情的象征。
赵丽颖的蓝色面纱,
微风一吹,面纱掀落,
明眸皓齿,艳而不俗。
换上黑色蕾丝面纱,
冷酷又美艳,
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李沁在《如懿传》扮演香妃,
白衣胜雪,充满异域风情,
一曲蝴蝶舞把皇上迷住了。
既落江湖内,便是苦命人。当女子被迫踏上征途,便要隐姓埋名、轻纱遮面,此为潇洒。
《白发魔女传》里的林青霞,
在熊熊火焰中惊艳出场,
一袭白纱蒙面,眼神凌厉如刀。
仙女刘亦菲早年也有面纱造型,
驾驭千里马, 行走于黄沙大漠,
眼如清泉,秋波流转。
她出演的迪士尼首部华人公主电影
《花木兰》也即将上映,
这组头戴黑色面纱的宣传片,
颇有仗剑走天涯的帅气。
「乍啼罗袖娇遮面,不忍看君莫惜颜。」或因性别,或因职业,或因故人,戴面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此为苦楚。
《女医明妃传》的刘诗诗平日遮面行医,
面纱是女性被压抑的灵魂,
而面纱之上的眼眸,
则透出天资聪慧,
内心藏着温柔的悲悯。
《锦衣之下》的谭松韵,
在珠帘内抚琴奏乐,
蒙着面纱佯装红豆,
试图接近「故人」。
七分明艳,两分潇洒,还有一分难言的苦楚。
隔着一层面纱,东方女子的似水柔情、杀伐果断、欲语泪先流,全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说, 「遮」是比「露」更高级的艺术!
在西方,面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50年代的英国,女士不能在公众场合露头发,必须盘成发髻、戴上帽子才算得体。
当时流行的 面纱帽,有的半遮面,有的遮全脸,也就是 鸟笼式面纱,用于出席宴会、参加婚礼等正式场合。
如今,面纱不再是身份高低的象征,而变成 时髦又复古的元素,频频出现在秀场。
你见过钻石面纱吗?
随着模特的步伐,
轻轻起伏闪耀着,
宛如暮色下波光粼粼的湖面,
美到落泪~
△ Armani Privé Fall 2012 Couture
珍珠面纱不甘落后,
比比谁更奢侈?
远看是美的,
近看有点密恐……
△ Giambattista Valli FW 2020
披上刺绣面纱,
打破修女的禁忌,
黑白也可以很精致。
△ Meadham Kirchhoff Fall 2013 Ready to Wear
以优雅著称的Dior,
更是偏爱面纱,
2012年的鲜花秀场、
2020年的春夏高定,
都出现了面纱的身影。
面纱+蝴蝶,
本是春日盎然的组合,
但是这个绿色吧,
我以为是装水果的网兜
△ Giambattista Valli Fall 2012 Couture
经典的黑色面纱,绝对算得上 时尚杂志最爱用的道具,考验着女明星的颜值。
倪妮
Angelababy
大S
周冬雨
钟楚曦
娜扎
看完已经分不清这是面纱or黑丝or渔网了……气场要足够强大才能hold住,否则容易有风尘感,你最喜欢哪一张?
柔软的面纱最能代表女性之美,也最难用技法表现,但这并不影响 艺术家们对面纱的热爱。
欧洲贵族小姐在春日里散步,是西方油画常常描绘的图景。
她们人手必备一顶面纱帽,类似于现在的遮阳帽,随风轻轻飞舞,本身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为了画出透明质感,画家们尝试了无数方法,最终描绘出朦朦胧胧的网纱。
此外,面纱是基督教艺术的经典元素,是 信仰、圣洁的象征,包容一切的温柔。
意大利雕塑家 Antonio Corradini,擅长用大理石表现柔软的面纱,他手下的雕像仿佛 会呼吸,下一秒就要衣裙飘飘飞走了似的。
面纱的褶皱感、垂坠感,这些细节和真实的一模一样,简直令人惊叹。
戴口罩的日子还要继续,
离自由呼吸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学会欣赏面纱之美,
欣赏半遮半掩的优雅和神秘,
也就不那么反感口罩了,
你说呢?
END
本文图片来自pinterest
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到后台回复【转载】,按要求操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